贵阳市民贺永春把手机给14岁的儿子青青(化名)用了一个月后,与手机绑定的银行卡内存款少了13万多元。经过报警、查账等一番折腾,她才明白,这些钱被儿子通过120余笔交易,购买了3款手机游戏的道具。
为什么看似平常的手机游戏会有如此高的花费?为什么一个月内会产生百余次付费?为什么孩子可以轻而易举完成网络支付?贺永春认为,自己对孩子有监控不力的一面,但这一连串的问题也值得引起注意。
钱去哪儿了?
今年9月3日的一条短信让贺永春惊呆了,短信显示她的银行卡里少了3.7万余元。她从银行调取了近一个月的详细交易记录,上面显示,从8月6日至9月2日,银行卡内的余额从288064.83元人民币变成了153682.10元。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,她银行卡先后支出了13.4万元。这些交易中,小到3元,大到2850元,其中,金额为615.6元的交易数量多达36次,金额为2850元的交易也有10余次,在账单的末尾,甚至出现了一笔一次性消费了1.5万元的记录。
“我在这段时间内,只用这张银行卡买了一台1615元的手机和一件199元的衣服。”贺永春说,为了弄清楚钱花在哪里了,她报了警。
最终,14岁儿子青青向民警承认,母亲卡上的钱都花在了玩手机游戏上。原来,青青拿着妈妈手机,下载了三款游戏。玩了几天后,他控制的游戏角色开始不断失败,连续输了几次后他一狠心,花了615元买了自己想要的装备。
害怕被妈妈发现,青青删除了手机收到的验证码和消费短信。随后,青青不断用钱买装备。短短一个月,他充值了120余次,花掉了13.4万元。
属无效购买协议
要回钱举证难
如今,让贺永春发愁的是,儿子花出去的13万多元能要回来吗?全国律协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姚炜耀认为,青青与游戏运营商达成的买卖合同是无效的。根据我国《民法通则》《合同法》等法律条款相关规定,14岁的青青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,花13万多元购买网络游戏装备的行为,明显与其年龄、消费能力不符,青青的父母也并不认可他的这个行为,所以他与游戏商达成的买卖合同属于效力待定合同,其父母有权撤销这个买卖合同。但现实中,家长要求撤销买卖行为要回游戏花费并不容易实现,“如何举证消费是孩子的行为而不是成人行为,是要回花费的难点所在。”